網頁

2012年8月26日 星期日

書摘:實戰麥肯錫-看專業顧問如何解決企業難題(Paul N. Friga) 7

Collect (收集)

資料是武器,用來證實或推翻分析過程中所發展出來的假設,使得問題解決者能夠獲致(希望是)正確而有效的結論;發表最終建議時,成為報告與簡報的基礎。
資料收集過程中,最常見的問題就是資料過量,使得尋找重要資料以解決手上議題的過程,毫無效率可言。


收集守則一:設計呈現必要資料的「影子圖」
所謂影子圖(或稱之為「影子簡報稿」),就是一張用來捕捉問題解決過程初期構想的簡報草稿,包含了標題、資料標籤,與資料本身(或概述將要收集的資料內容)。
標題,是一張影子簡報稿中最為重要且唯一應該反映任何實質「分析工夫」的地方,其呈現的型式是短句,表述出該張頭影片的要旨。例如,「小部件的銷售營收持續衰退」。
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以故事表達中心思考,才是重點所在。千萬不要,等資料收集完畢才試著撰寫標題;這樣所呈現出來的資料,可能不如所想的麼有說服力;也容易落入到了專案的末期,才發現漏掉了跟故事息息相關的關鍵資料。
影子圖的最後一部分是資料草稿,只需要以手工畫個粗略的草稿,套用圖表範本表達即可,無須浪費時間去畫一張精雕細琢的圖表。畢竟,隨著專案的進展,標題、資料標籤、資料,一定都會一直更改。

收集守則二:進行有意義的訪談
訪談對問題解決的影響程度,更勝過次集資料。受訪者可就你正在測試的假設與你直接互動,尤其訪談對象是客戶或住題專家時,對方還能夠就過去的經驗、問題與可能的結果,提出原創性的構想。
受訪者通常也能指引你,去找到該專業領域中,最有價值的知識文件,而節省你研究次集資料的時間。
訪談前
  • 訪談的品質,幾乎在發生前便已底定。兩個重要步驟:
  1. 界定正確的訪談對象。例如,誰擁有攸關的獨特知識?誰能夠對專案的假設有所回應?誰會投入建議方案的執行與後續工作?
  2. 發展並提供你的訪談指南。例如,訪談會涵蓋的三個主要課題為何?
訪談中
  • 審慎地運用訪談時間,對假設的看法與反應,以及建立一個正向的關係,保持輕鬆自然的談話氣氛。
訪談後
  • 寫一封「致謝」的電子郵件、信函或卡片外,最重要的,是記錄、記錄、再記錄。應該在二十四小時內,將包括引述與其他參考資料在內的收獲,以書面形式記錄下來;並分享給團隊的其他成員,讓他們也清楚你的研究進度。

收集守則三:收集相關的次級資料
既然我們的目標,是盡可能的兼顧效率與效果,就要想方設法,避免收集到無足輕重的資料,凡事要從關鍵問題與假設的脈絡做起。
以下研究資料庫,是不錯的參考。
  • Factiva資料庫:一個絕佳的起點,道瓊公司以一萬種以上的資訊來源,提供商業新聞、問題與觀察的相關資訊。
  • 市場研究監控線上資料庫(Market Research Monitor):短篇產業報告與市場規模研究,提供超過二千二百種針對全球消費者、工業與服務業市場的第一線研究報告。
  • 投資報告資料庫(InvestText Plus):投資銀行撰寫的深度產業報告。
  • 全球企業與金融證券資料庫(Mergent Online):提供全球三萬五千家企業的資料與年報。
  • 路透社商業觀察資料庫(Reuters Business Insight):詳細的產業報告。
  • 市場線資料庫(MarketLine):快速掌握企業與產業的情報。
  • 標準普爾商業與投資資料庫(S&P NetAdvantage):具有聲望的產業資料來源。
  • 佛斯特與蘇利文產業市場情報資料庫(Frost & Sullivan):國際性的產業情報。
  • 胡佛線上服務(Hoover's):大型企業的公司資訊。
  • 期刊與報紙:提供最新的新聞資訊 [例如,<<商業周刊>> (BusinessWeek)、<<華爾街日報>>(Wall Stree Journal)等]。
  • 尼爾森(Nielsen)資料庫:世界知名的市調公司,提供市場調查數據。
  • Google:無所不包的搜尋引擎。
最後一定要記得:永遠要在你的圖表上標示出資料來源。這個舉動攸關信譽(且表示構想是得到充分的事實支持)、可靠度(並非捏造)、與可追溯性(我們可以在未來的某個時間點追溯原始來源)。

收集戰略一:設計一套影子圖,陳列出與整套故事相關的必要資料。

收集戰略二:運用初級研究,特別是跟客戶方人員的訪談內容;事先撰寫訪談指南,並在二十四小時以內,以書面記錄訪談見解,並分享給團隊成員。

收集戰略三:永遠要在每一張圖表上標示資料來源。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