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3年2月21日 星期四

書摘:The Business Analyzer and Planner 3

Chapter 3 Accelerate
Phase 1 and 2 enable you to thoroughly understand the challenge facing you. now it is time to accelerate toward a decision by dealing with three key questions:

  1. In order to design and execute a plan that will address your dilemma successfully, what resources are both necessary and available to you? (Phase 3)
  2. Based on the availability of needed resources, what alternative courses of action do you have - that is, what are your planning options? (Phase 4)
  3. Which of those options will become your primary alternative? (Phase 5)

2013年2月20日 星期三

書摘:麥肯錫寫作技術與邏輯思考1

第1章 訊息 我未必這麼說,但能使你這麼做
懂得分類運用,就能寫一流文章。只要文句中清楚地標示出主詞、述詞(包含動詞、形容詞等,用來表示主詞的動作或狀態),而且文句都是構成某篇文書的零件,都可以算是訊息。換句話說,可以把寫作當成在組合訊息零件。

訊息分三種
描述性的訊息,是表示事物的狀態。相對地,規範性的訊息,則是表示事物應有的狀態,或者人該採取怎麼樣的行動,就如同處方。描述性的訊息還可以在區分為「記述」和「評價」,前者不包含好壞判斷的訊息,後者則有好壞判斷的訊息。


  • 記述訊息:描述事物的景象和現象本身。論證方法有兩種,分別為因果論證法和實證論證法。
  • 評價訊息:表達某依景象或現象的好壞。測量結果並非評價,卻有暗示效果。如果我們希望訊息接受者自己做出評價,那麼我們只要配合對方價值觀的評價項目和評價基準,傳遞出記述訊息,就能夠有效達到目的。(例如:這部引擎的出力達250匹馬力,雖是記述訊息,但若訊息接受者心中的評價項目:「引擎性能由出力決定」,以及評價基準:「250匹馬力的出力算是非常高的」,那他很可能會自行做出評價,這是一部好引擎)
  • 規範訊息:要求事物應有的狀態以及人該採取的行動。經常以「應該怎麼樣」,或者「應該怎麼辦」的形式來表現。有時評價訊息也會被解讀成規範訊息,只要裡頭潛藏著「行動原理」。所謂的行動原理:「不錯的主意應該被執行」。例如:「併購E公司是個不錯的主意」是評價訊息,但也可能被解讀成規範訊息:「應該併購E公司」。規範訊息通常是根據某個特定的行動原理,被推論出來的。
當有人對你說「我聽不懂你在說什麼」
首先,有一種情形是對方不理解記述迅息。例如,他不理解記述訊息當中所用字彙本身的意義。有時候,你使用一些專業術語或慣用說法,導致對方聽不懂。

如果對方已經理解記述訊息的內容,那麼他期待的下一個訊息多半是評價訊息。

當你傳遞出評價訊息,但對方仍然無法理解時,或許應該輪到規範訊息登場。也就是說,你最好在結尾時傳達出規範訊息。

說服對方的前提是,他要理解你的意思。當對方不理解你的訊息時,學會分辨訊息的種類,絕對是一項有利的工具。

故意停留在評價訊息
雖然大多數的時候,接受者讀取完評價訊息之後,會期待接下來出現規範訊息。但當你知道對方心裡的評價項目、評價基準、行動原理時,將自已的主張止於記述或評價,有時候故意不傳達規範訊息,效果反而更好。

傳達記述訊息勾起對方的下意識
只傳遞到記述訊息,這種方法比停留在評價訊息更加委婉。例如:你向一位找停車位的司機傳遞一個記述訊息:「這裡禁止停車」,他大概會自行解釋成規範訊息:「不應該在這裡停車」。

如果你還不了解對方,最好是依序傳遞記述訊息、評價訊息、規範訊息,大致上就不會出錯。總而言之,最重要的是,要依照不同的接受者,思考如何分別運用訊息的種類。

文章的「主題」是什麼?
訊息是指傳遞者想「表達什麼」,而主題則是傳遞者對於「關於什麼」的表達。雖然主題並非訊息,不過它可以限制住訊息的內容範圍;主題就像是裝著訊息的容器,容器通常會裝進符合大家想像的東西。

主題並非包含主詞」述詞的句子,盡量別把主題寫成一個句子。主題就是主題,訊息就是訊息,最好有條理地分開使用。雖說如此,有時候基於某種理由,像是為了迎合主管的特殊喜好(要求你在主題中表達結論),無法將主題和訊息分開,那也沒有辦法,只好折衷使用像是「擴大的市場」、「猶豫的競爭」、「強化的規則」等,帶有訊息性的主題。

我們可以從內容物的訊息逆推出主題。從具體的資訊推斷出蘊藏其中的「本質」,是邏輯表現力中非常重要的關鍵技巧。

在設定主題時,除了要考慮所涵蓋範圍的大小、時間軸、給人的印象等因素外,也要考量主題與訊息種類是否可以整合在一起。

例如包含以下訊息:

  • 「某機關調查Z市場未來五年,規模成長三倍」
  • 「針對Z市場,許多廠商計畫今後投入新產品」
  • 「在不久的將來,Z市場的需求者,將擁有議價的能力」
以時間軸來說,這三則訊息都是在談未來的Z市場。主題定為「Z市場動向」又大了些,因為沒有明瞭表示出時間軸,而「今後的Z市場」、「預測Z市場」、「未來的Z市場」、「Z市場今後的動向」等,較能表現出時間軸。

高杉尚孝(2011),麥肯錫寫作技術與邏輯思考,大是文化,P16~50.


2013年2月19日 星期二

書摘:The Business Analyzer and Planner 2

Chapter 2 Get Started Quickly
You have just learned that one of your top performers is leaving to join the competition (the second such departure during the past month) with no warning, no transition. You ask yourself two questions: Why didn't I see this coming? What should I do to keep it from happening again -- if that's possible?